您好, 歡迎來到百鑄網! 熱線電話:400-8088-177 企業郵箱:[email protected] 注冊|登錄
2016-09-18來源:暫無數據
?
手機上游代工企業頻頻倒閉,敲響中國價格戰危機的警鐘
2015年1月,東莞兆信圖通信董事長自殺
中國手機行業,在呈現著怪現象,一邊是國產品牌走紅,另一邊是手機上游代工企業不斷倒閉。
近連年,國產手機一片火熱,不斷創造各種記錄,一邊是全球手機前十,中國手機超過6席,而且在生產制造環節,中國產量占據全球70%,再次體現了了中國制造的實力,承擔了這全球大部分手機的生產制造,表面上看,中國手機業似乎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同時,另一個現象也在共存,那就是中國手機上游代工企業卻在頻頻倒閉,去年一年多個手機生產廠家倒閉的消息見諸報道,2015年初,東莞兆信通訊董事長高民的自殺,拉開了手機產業鏈寒冬的序幕。2015年,曾為中興供應商的深圳福昌電子欠2.7億破產,2015年12月錘子手機代工廠中天信被迫停產,再次引發業內對手機上游廠家困境的關注。在2015年,僅深圳一地倒下的手機上游一級供應商有13家,違約資金超過20億元。
這些代工廠家的倒下,除了自身經營問題,沒有跟上手機制造環節的技術升級有關,同時也與中國手機行業的價格戰有關,2015年,國內眾多企業把價格不斷下行,更甚至一度把低端機的價格燒到499元、399元,在價格戰的背后,也把一些手機上游廠家推向了困境,畢竟在到了白菜價的價格戰過程中,品牌企業不會只讓自己承受壓力,也會向生產廠家施壓,本以極低的生產制造收益情況下,再繼續承受壓力,就會不堪重負。
手機行業是中國商戰的一個縮影,它所反映的不止是價格戰對手機行業的負面作用,更是反映了中國的整體現象。
價格戰曾成就中國商業,但現在正對中國商業形成負面影響
2015年12月,中天信停產倒閉
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價格戰曾經很好的成就了中國商業發展,由于全球產業大轉移,中國承接了制造業的第四次大轉移(第一次從歐洲轉向美國;第二次從美國轉向日本;第三次從日本轉向亞洲四小龍;第四次轉移到中國),當時,由于巨大的人口紅利,低廉的勞動力價格和優惠的政策支持,使中國逐漸成為世界制造業中心,在中國制造逐漸走向全球制造中心的同時,不斷占領世界市場的同時,中國的商業也獲得了飛躍式的發展,在本土市場也獲得了飛速的發展(開放之初,國人收入普遍較低,低廉價格的產品不僅在國際上有著巨大市場,在國內也有著巨大市場),并崛起了一批知名企業。
但是今天,隨著競爭的升級、消費的升級,中國原有的價格模式,已不能滿足現階段的要求,更對中國企業的商業競爭形成沖擊。
過度價格戰,正對中國的上下游產業形成致命影響
作為技術和品牌優勢相對缺乏的中國企業,采用一定的價格戰,對于市場競爭力有一定幫助,但是過度的價格戰,將會對中國的上下游產業形成致命沖擊。
價格戰影響上游產品質量
一分錢、一分貨,過度的價格戰,必然影響質量,影響上游的產品質量,過度的價格戰,企業缺乏好的效益,必然對上面環節進行進一步擠壓,這種擠壓會導致上游環節收益進一步下滑,在這種情況下,自然難以有優質的質量,會引發各種問題。國內目前很多產品質量問題,除了監管力度、職業自覺性缺乏問題外,也與這種價格戰引發也有著一定的關系,過度的價格戰引發某些環節的偷工減料,影響質量問題。近些年一些國產產品在國內消費者心中的信心下滑就與此有很大關系,無論是對目前,還是未來都極為不利。
價格戰影響上游制造企業效益
不否認在制造環節,存在洗牌、升級、淘汰的情況,但是過度的價格戰,同樣也給上游生產廠家造成了致命的沖擊,作為微笑曲線中,本就是收益最低的一個環節,所獲得的利潤遠小于掌握技術、和掌握營銷推廣、品牌運作的企業,而過度的價格戰,下游廠家在過度降低價格的同時,也會把價格的壓力,轉嫁到上游生產環節,進一步壓低上游制造企業的收益,讓上游企業不堪壓力。
價格站影響下游品牌企業技術研發
過度的價格戰,所影響的不僅是產品質量、生產制造企業的收益,同樣,對下游品牌企業形成負面影響,過度價格戰的結果,就是品牌企業的收益同樣很低,而收益低的結果,就是在技術研發上投入的費用較低,而技術研發想要獲得優勢,往往意味著巨額資金的投入,先進技術和人才的引入,沒有這些,很難。
被稱為國內技術派代表,也是目前最成功的國際化企業華為,它的成功就與其一直巨大的技術研發投入有很大關系,2014年華為研發投入408億元、2015年華為研發投入500億元,過去十年研發累積投入1900億元,這巨大的研發投入,為華為無論是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的一路攻城略地發揮了巨大作用。
也正是因為獨特的技術優勢,當華為在營銷推廣上成功從B2B轉到B2C之后、嫻熟掌握針對B2C領域的商業運作后,其獨特技術資源、人才資源優勢開始顯現,短短5年時間,銷量增長30倍,從2010年剛起步時的300萬臺暴增到2015年的1.08億臺,銷售額更是上漲近百倍,超過1300億(200億美金,約1318億元)。
正如任正非所說“低價格、低質量、低成本,會摧毀我們未來的戰略競爭力。企業必須有合理的盈利,才會去持續投資研發。沒有適當的利潤積累,把利潤打這么低的時候,實際上是在戰略上破壞這個產品”
因此,過度的價格戰將會產品質量,影響口碑和市場,對長期形成不利影響,同時對中國的制造業形成沖擊,更為致命的是,對于企業而言,低利潤導致低的研發投入,意味著技術上無法占據未來的優勢,如任正非所說,將會摧毀未來的戰略競爭力,對中國商業的未來是致命的。
過度價格戰,還讓中國企業面臨兩個致命沖擊
?中國人在國際市場的消費堪稱驚人
過度的價格戰所帶來的不僅是中國商業競爭力的下降,還將面臨連個重大沖擊,讓企業在這兩個競爭中更受影響。
第一個致命沖擊:制造業的第五次大轉移正在發生
目前,全球產業的第五次大轉移已經是一種趨勢,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中國的人口紅利優勢正在打折,一方面,部分領域中國的生產成本已經與發達國家(美國等)持平,生產的競爭優勢不在,另一方面,東南亞、以及非洲一些國家的勞動力成本、生產成本已經遠低于中國,例如越南的勞動成本甚至達到中國的四分之一,導致生產制造環節外流越來越明顯,一些跨國公司,如阿迪達斯等,已經將生產環節轉移到東南亞,而且,這種現象未來不會減弱,只會越來越明顯。
面對這種情況,中國的制造業繼續升級,過去那種依靠勞動力成本、人口紅利優勢的低端產業轉移無法避免,中國要努力制造業的附加值,把握住高附加值的生產制造。
第二個致命沖擊:消費者在升級,中國泛中產階級在興起
中國的消費者在升級,中國已經不再是改革開放之初、那種整體收入和消費能力都比低的狀態,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收入更是比以前大幅提升,中國人甚至在2014年購買了全球46%的奢侈品,2014年,中國公民出境旅游突破1億次,境外消費超過1萬億,中國人成為了國外不可忽視的消費群體,甚至一些商場都專門推出了針對中國消費者的政策、甚至專門服務的導購。
這些都說明,中國的消費不再是過去的消費狀態,已經有了很大的升級,中國的泛中產階級正在興起。
面對這個沖擊,如果中國的企業不提升產品和品牌的競爭力,提高附加值,將會失去中國市場,中國消費者海外采購消費力證明了中國不是缺乏消費力,而是“中國的產品沒有滿足中國消費者成長、提升的需求”,如果不能提升,將會失去中國市場,倘若不能推出優質、有競爭力的產品,就如如任正非所說,將失去未來戰略競爭力。
最近,頻繁提及的“供給側”調整,強化在供給側發力,也正是針對這一趨勢做出的高瞻遠矚的對策,工信部今年將在供給側改革發力,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為主線,開展改善消費品供給專項行動,促進輕工、紡織、食品、醫藥、智能硬件等產業創新發展。
中國企業要升級,從價格戰升級成為價值戰,否則將失去未來
在一個變化的時代,不進則退,商業競爭同樣如此,企業要學會與時俱進的調整,適應時代的變化。否則,將失去未來。
中國企業要升級,中國企業要從價格戰升到價值戰
面對內外競爭變化,特別是不可避免的全球產業第五次轉移沖擊,中國企業要努力提升競爭力,從價格戰升級到價值戰,否則將失去未來!
在制造業環節,減少過去那種依靠勞動力成本、低附加值競爭產業,提升企業的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從低技術含量升級到高技術含量——非一般企業短期內難以提升的競爭力,從而讓制造環節依然保持競爭力,占據中高端競爭環節。
而品牌運營企業同樣如此,提升自己的產品力和品牌力,從價格戰升級到技術戰、品牌戰,當價格優勢失去后,憑借技術和品牌依然擁有優勢、占據市場。
在前三次產業轉移中,第一次轉移的美國、第二次轉移的日本、第三次轉移的韓國,正式通過這種升級,在產業轉移后,憑借升級后的技術優勢、品牌優勢,依然在市場上占據優勢,通過先進的技術和領先的品牌優勢,在轉移生產制造環節后,依然保有優勢。中國也必須完成這種升級!
如不能完成轉型,將失去未來
如果不能完成轉移,下面有更具有價格優勢的東南亞、非洲國家的低成本沖擊,上面不能獲得品牌,有歐美、日韓的品牌優勢沖擊,中國企業和商業將會面臨嚴重壓力。
可喜的是,我們已經看到中國一些企業已經完成了這個轉型,在一些行業、一些領域里,在過去20多年的貼身博弈后,無論是產品技術、還是商業運營能力都獲得了很大的提升,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都成功涌現了一批優秀的企業,如華為更是已經成為國際通信領域的王者。
當然,同時我們看到,很多企業,還沒有明白這種趨勢的變化,還依然停留在過去的狀態,還依然從較低的層面來看待競爭,還沒有構建面向未來的戰略競爭力,價格戰依然在很多行業、很多企業重演,就已經說明了這其中的緊迫性和殘酷性。
切記,過度的價格戰,很容易讓企業失去未來!
無論時代怎么變,產品力、品牌力都是競爭的核心,而過度的價格戰是很難在這些方面構建長期的優勢,失去未來!企業一定要盡快完成轉型,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構建自己的優勢!否則危機越來越嚴重!
友情鏈接 友鏈交換添加QQ:2694467624 其他問題請咨詢網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