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歡迎來到百鑄網! 熱線電話:400-8088-177 企業郵箱:[email protected] 注冊|登錄
2016-06-17來源:暫無數據

在整個G7國家,德國是唯一一個對中國排斥較小的國家。這里面有地緣政治原因,也有兩國外交原因,更重要的是中德兩國沒有巨大利益沖突。兩國合作只會帶來好處,沒有壞處。這才是國與國之間能夠建立友好關系的基礎。中日兩國關系永遠好不到哪里去,歷史在那里,兩國的國情在那里,世世代代的恩怨情仇已經讓兩國不可能成為親密的朋友。和美國的關系,我不說大家心里也有數。只要中國一直發展,一直壯大,美國心里永遠會不舒服。這就是當習慣老大后落下的后遺癥。這個病只有等到美國淪落到英國現在的位置后,才能慢慢改變。
世界的強弱更替,也是有規律的,有些東西,是任何人與國家都無法改變的事實。像中國的崛起,不管世界任何國家高興不高興,都無法阻擋這種現實。看明白這個事情的國家,就會主動與中國交好,和中國站在一起,才會有蛋糕分。
這沒啥糾結的,如果自己不能成為世界第一,那肯定就是世界第一的跟隨者。至于怎樣跟,怎樣合作,那要看智慧了。
G7國家,德國選擇是很智慧的,中德走到一起,那真是天地絕配。一東一西,聯手打造一個世界新秩序,這也不是不可能事情!
一個制造強國,一個制造大國,一個歐盟領袖,一個東亞巨人,一個在東方之東,一個在西方之西,一個是現代工業文明的典范,一個是古代文明的驕傲。兩個國家離得有點遠,不過現在這點路程不算個啥。而且,遠有遠的好處,親戚遠來香,離得遠一點,利益沖突面少一些,合作的領域就寬一些。
中德兩國都是世界有影響力的國家,中國有近14億人市場,中國這個市場對于任何以制造業為主的國家都極具吸引力。經過30多年的經濟發展,中國人的購買力越來越強,這是瞎子也能感覺到的事實,這是傻瓜也能看到的機遇。誰再懷有傲慢與偏見,帶著有色眼鏡看中國,損失的不是中國,而是那些不敢面對現實的家伙們。有錢不賺才是傻瓜!

?
德國的長處是科技發達,工業水平高。中國叫制造大國,大而不強。德國是名副其實的制造強國,制造業早進入了智能化。平日我們聽到最多的是日本“機器人”如何靈敏的故事,其實,“機器人”在德國,早就不是新鮮事,從工廠車間到家庭服務,從尖端工業到普通民工,到處都可以看到德國“機器人”的神威。像建筑這樣復雜傳統的行業,在德國智能機械的使用率都達到50%,壘磚,摸灰都是智能“機器人”。修路,修地磚,人家用的也是智能機械設備。這就是德國這個國家的牛氣之處。人家追求的是高檔次、高效率的生產模式,人可以輕松,但,效率絕不可以放低。能讓機械干的活,人在一旁喝咖啡就好了。但,在咖啡的時候德國人的腦子又在思考怎樣讓制造的技術再強些,效率再高些。
歐洲盛產懶人,唯有德國拒絕懶散。德國福利也很好,可是德國人深深的明白,想讓福利長久,需要的是全體國民創造出更大的價值來支撐這種高福利。而不是靠一哭二鬧三游行,逼著政府搞福利政策。那樣的話,命運只能像希臘那樣,經濟崩潰,政府破產,國民失業。德國歷史上也是多災多難,二戰,一戰,德國都參與其中,而且缺失可謂慘重。二戰還使德國分裂了五十多年。正是眾多災難,讓德國明白了一個道理:唯有強大了自己,才能讓災難離自己的國家遠些,遠些,再遠些。
其實,中國也一樣,漫長的五千年歷史中,中國的災難數不勝數,正是因為經歷了那些災難,中國才變得寬容、平和、智慧。中國人相信,屬于我們的時代,擋也擋不住。中國人更愿意交朋友,有錢大家賺,有利大家分,中國對世界的理想境界是天下大同。不是去當誰的老大。中國愿望是跟有實力的國家一起為世界做貢獻。
?
我想德國是看懂了中國的國家。德國也有像中國這樣的情懷,德國在歐盟一直都是在奉獻,在努力帶著歐盟這幫小伙伴走出一條歐洲經濟復興之路來。在這一點上嗎?中國還是能幫上忙的,現在就看德國是怎樣的選擇。是端著老貴族架子,還是放下架子,要實惠,這就要看默克爾的智慧了……
友情鏈接 友鏈交換添加QQ:2694467624 其他問題請咨詢網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