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歡迎來到百鑄網! 熱線電話:400-8088-177 企業郵箱:[email protected] 注冊|登錄
2021-12-15來源:暫無數據
消失模鑄造技術作為一種鑄件近靜形成形方法,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在國外由于機械化、自動化消失模鑄造生產線的陸續建成投產及所產生的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使消失模鑄造技術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前一段時間我國的消失模鑄造技術應用雖然進展緩慢,但在近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由于消失模鑄造設備投資少、工藝路線短,許多原有的中小鑄造企業也越來越多地采用該項技術。但是,有些企業對一些操作問題未能加以重視,使得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對鑄件的質量產生了很大影響。
1.模型制作
在消失模鑄造工藝中,模型制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EPS原料的選擇、模型的加工工藝、尺寸精度、模型密度、澆注時熱解產物多少等因素的控制,是獲得優質鑄件的前提。現有的中小企業模型制作有以下幾種方式:
(1) 用包裝EPS板材切割、粘接而成。
(2) 自制模具,委托外廠加工。
(3) 自制簡易的預發成型設備。
采用上述方法制作模型,普遍存在不重視模樣密度變化的現象,特別是模型在委托外廠加工時水分不易控制,經常性出現澆注時鐵水從澆口中反噴或鑄件出現冷隔、澆不足等現象。為此在生產過程中應加強對模型密度的檢驗,增加對模型的烘干時間等方法;EPS珠粒經工藝實驗選定后,不能隨意改變原料生產廠家;預發時用稱量工具控制珠粒密度,改變憑人工經驗控制珠粒密度的方法;采取上述方法后,使問題得到了解決。
2.振動存在的問題
振動緊實是消失模鑄造的四大關鍵技術之一,振動的作用是使干砂在砂箱中產生動態流動,提高干砂的充填性及其密度,防止出現鑄造缺陷。在干砂振動充填時,比較理想的狀況是,干砂在振動過程中進行有序流動,在保證模型不變形的前提下,均勻地充填到模型的各個部位,使砂箱內型砂獲得較高和較均勻的充填密度。
中小企業的消失模鑄造振動臺多為自制設備,在振動時,最常見的現象是由于振動操作不當,造成模樣變形、涂料層開裂等,從而造成相應的鑄造缺陷。有些振動臺本身由于激振力過大、同一組電機的偏振塊不平衡也易造成模樣變形。為此,主要應調整激振力、振幅和振動時間;對于尺寸較大而結構簡單的鑄件,可將六個電機的三維振動改為雙電機的垂直或水平振動;特別是通過檢測儀器對振動臺的各參數加以檢測和調整,使之達到設計的要求。
3.涂料使用存在問題
在消失模鑄造工藝中,使用涂料可提高模樣的剛度和強度,使EPS模樣與鑄型隔離,防止粘砂及鑄型塌陷;在澆鑄過程中允許模樣高溫分解產物及時順利地通過涂層排出。涂料一般由耐火材料、粘結劑、懸浮劑等組成,各組成物的比例對涂料的性能有很大影響。
但一些企業對涂料組成的作用不十分清楚,隨意改動涂料配方和配制工藝,或由于缺少某組成物時繼續配制使用,導致涂料性能大大下降;有些企業在模樣浸涂烘干工序中存在問題,有時為了縮短時間,在第一次涂料未干的情況下就進行下一次浸涂,導致模型內部未充分干燥,其中存在著水分;而夏季只采用晾曬方法,工藝上存在著不穩定性,造成澆注時反噴或產生氣孔;涂層厚度沒有注意到根據鑄件不同、澆注溫度和鐵水壓頭的變化有所變化。
只有注意并解決了上述問題,并在操作細節上下功夫,就不會產生由于涂料而產生的鑄造缺陷。
4.澆注過程存在問題
消失模鑄造在澆注時,為了排出氣體和模樣氣化殘渣,直澆道要有足夠的高度以使金屬液有足夠的壓頭以推動金屬液流穩定快速充型,確保鑄件表面完整清晰。在實踐中有些企業采用原有砂型鑄造用的澆口杯,由于尺寸較小,易出現液流不平穩導致工件報廢的現象。為保證有足夠的流量使澆注過程不斷流,并很快建立起動壓頭,可改用較大的澆口杯;直澆道做成中空來減少發氣反噴,增大開始澆注時的壓頭。
消失模鑄造采用負壓干砂振動造型,采用此種方法造型時鑄型強度遠大于濕型砂強度。采用抽負壓方法可提高鑄型的穩定性,及時抽走模樣氣化時產生的熱解氣化產物。但在生產過程中,有些工廠只注意觀察澆注前的表負壓,但澆注過程中往往忽視負壓變化,從而造成鑄件缺陷。通過采取根據鑄件大小和熱解產物的多少,在澆注過程中對負壓進行調節的方法,可很好地解決此問題。

鑄造方法常用的是砂型鑄造,其次是特種鑄造方法,如:金屬型鑄造、熔模鑄造、石膏型鑄造等。而砂型鑄造又可以分為粘土砂型、有機粘結劑砂型、樹脂自硬砂型、消失模等等。
鑄造方法選擇的原則:
1 優先采用砂型鑄造,主要原因是砂型鑄造較之其它鑄造方法成本低、生產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當濕型不能滿足要求時再考慮使用粘土砂表干砂型、干砂型或其它砂型。粘土濕型砂鑄造的鑄件重量可從幾公斤直到幾十公斤,而粘土干型生產的鑄件可重達幾十噸。
2 鑄造方法應和生產批量相適應。低壓鑄造、壓鑄、離心鑄造等鑄造方法,因設備和模具的價格昂貴,所以只適合批量生產。
3 造型方法應適合工廠條件。
例如同樣是生產大型機床床身等鑄件,一般采用組芯造型法,不制作模樣和砂箱,在地坑中組芯;而另外的工廠則采用砂箱造型法,制作模樣。不同的企業生產條件(包括設備、場地、員工素質等)、生產習慣、所積累的經驗各不一樣,應該根據這些條件考慮適合做什么產品和不適合(或不能)做什么產品。
4 要兼顧鑄件的精度要求和成本。

模具熱處理中存在的缺陷及預防
1.模具表面有軟點
模具熱處理后表面有軟點,將影響模具的耐磨性、減少模具的使用壽命。
(1)產生原因
模具在熱處理前表面有氧化皮、銹斑及局部脫碳。淬火加熱后,冷卻淬火介質選擇不當,淬火介質中雜質過多或老化。
(2)預防措施
模具熱處理前應去除氧化皮、銹斑,在淬火加熱時適當保護模具表面,應盡量采用真空電爐、鹽浴爐和保護氣氛爐中加熱。淬火加熱后冷卻時,應選擇合適的冷卻介質,對長期使用的冷卻介質要經常進行過濾,或定期更換。
2.模具熱處理前組織不佳
模具最終球化組織粗大不均、球化不完善,組織有網狀、帶狀和鏈狀碳化物,這將使模具在淬火后易產生裂紋,造成模具報廢。
(1)產生原因
模具鋼材料原始組織存在嚴重碳化物偏析。鍛造工藝不佳,如鍛造加熱溫度過高、變形量小、停鍛溫度高、鍛后冷卻速度緩慢等,使鍛造組織粗大并有網狀、帶狀及鏈狀碳化物存在,使球化退火時難以消除。球化退火工藝不佳,如退火溫度過高或過低,等溫退火時間短等,可造成球化退火組織不均或球化不良。
(2)預防措施
一般應根據模具的工作條件、生產批量及材料本身的強韌化性能,盡量選擇品質好的模具鋼材料。改進鍛造工藝或采用正火預備熱處理,來消除原材料中網狀和鏈狀碳化物及碳化物的不均勻性。
對無法進行鍛造的碳化物偏析嚴重的高碳模具鋼可進行固溶細化熱處理。對鍛造后的模坯制定正確的球化退火工藝規范,可采用調質熱處理和快速勻細球化退火工。合理裝爐,保證爐內模坯溫度的均勻性。
3.模具產生淬火裂紋
模具在淬火后產生裂紋是模具熱處理過程中的最大缺陷,將使加工好的模具報廢,使生產和經濟造成很大損失。
(1)產生的原因
模具材料存在嚴重的網狀碳化物偏析。模具中存在有機械加工或冷塑變形應力。熱處理操作不當(加熱或冷卻過快、淬火冷卻介質選擇不當、冷卻溫度過低、冷卻時間過長等)。
模具形狀復雜、厚薄不均、帶尖角和螺紋孔等,使熱應力和組織應力過大。淬火加熱溫度過高產生過熱或過燒。淬火后回火不及時或回火保溫時間不足。返修淬火加熱時,未經中間退火而再次加熱淬火。熱處理的,磨削工藝不當。熱處理后電火花加工時,硬化層中存在有高的拉伸應力和顯微裂紋。
(2)預防措施
嚴格控制模具原材料的內在質量,改進鍛造和球化退火工藝,消除網狀、帶狀、鏈狀碳化物,改善球化組織的均勻性。在機械加工后或冷塑變形后的模具應進行去應力退火(>600℃)后再進行加熱淬火。對形狀復雜的模具應采用石棉堵塞螺紋孔,包扎危險截面和薄壁處,并采用分級淬火或等溫淬火。
返修或翻新模具時需進行退火或高溫回火。在淬火加熱時應采取預熱,冷卻時采取預冷措施,并選擇合適淬火介質。應嚴格控制淬火加熱溫度和時間,防止模具過熱和過燒。
模具淬火后應及時回火,保溫時間要充分,高合金復雜模具應回火2-3次。選擇正確的磨削工藝和合適的砂輪。改進模具電火花加工工藝,并進行去應力回火。
4.模具淬火后組織粗大
模具淬火后組織粗大,將嚴重影響模具的力學性能,使用時將會使模具產生斷裂,嚴重影響模具的使用壽命。
(1)產生的原因
模具鋼材混淆,實際鋼材淬火溫度遠低于要求模具材料的淬火溫度(如把GCr15鋼當成3Cr2W8V鋼)。鋼淬火前未進行正確的球化處理工藝,球化組織不良。淬火加熱溫度過高或保溫時間過長。在爐中放置位置不當,在靠近電極或加熱元件區易產生過熱。對截面變化較大的模具,淬火加熱工藝參數選擇不當,在薄截面和尖角處產生過熱。
(2)預防措施
鋼材入庫前應嚴格進行檢驗,嚴防鋼材混淆亂放。模具淬火前應進行正確的鍛造和球化退火,以確保良好的球化組織。正確制定模具淬火加熱工藝規范,嚴格控制淬火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定期檢測和校正測溫儀表,保證儀表正常工作。在爐中加熱時應與電極或加熱元件保持適當的距離。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版權證明材料確認版權并于接到證明的一周內予以刪除或做相關處理!
友情鏈接 友鏈交換添加QQ:2694467624 其他問題請咨詢網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