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歡迎來到百鑄網! 熱線電話:400-8088-177 企業郵箱:[email protected] 注冊|登錄
2016-07-25來源:暫無數據
全國上下如此看重工匠,連我這個玩網文的草民都替工匠師傅有“惶惶不可終日”的壓力,深怕這“誤國誤民”的罪名落在工匠師傅頭上,那可真是比竇娥還冤。
想想吧,除了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到1980年代初這30年間,純種工人過得相對有尊嚴些外。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歷史中,工人啥時候有過尊嚴?在皇朝年間,士農工商的四民劃分中,工雖高于商,生活卻最苦,最沒自由。沒有士大夫的尊貴身份,沒有農民的自由,沒有商人富裕,有的只是終日勞作,有的只是沉重的奴役。
對,是奴役,你沒看錯。在古代,工匠是被看管著奴隸,老爺們規定的,工匠不能改行,要世代為匠人。這規矩從堯舜到商周,一直如此,直到明朝中期,隨著手工業的興起,工匠不能改作他行的規矩才被廢除。所以,諸位再從古書看到世代為工的句子,就不要誤以古代中國人很有“工匠精神”,很有工匠傳承習慣,不是這樣。古代的中國,不是現代的德國,沒有打造百年老店的習慣,更不會以為匠人為榮,以精益求精為職業習慣,而是以身為匠人為恥。
社會以什么價值作榜樣,就會激發出什么樣的民眾。皇帝當家那會推崇讀書當官,所以就有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風俗。于是才會有平日被妻子虐,被岳父虐,被所有認識的人虐的屌絲客加傻逼王范進,一朝中舉,哇塞,瓦片翻身,立刻成了人上人。這戲劇性的變化就跟當下隔壁老王通過吃屎成為網紅一樣,惡心雖然惡心點,但是,人家真紅了啊!有錢有勢有身份,對于沒有人格潔癖的人而言,吃得啥真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吃啥,能換來啥!就像吃虧一樣,只要是腦子正常的人,誰都不愿意吃虧,但是,若是有一種機制讓吃虧能換來大富貴,算透賬的人就會很踴躍的去“吃虧”了!
榜樣的力量永遠最強大,毛爺爺那會,工農聯盟是社會主義的先鋒隊,工人是國家領導階級,八級工資制度下,高級工的工資比干部都多,大會小會,工人階級的聲音比現在央視都洪亮,工人監察隊比現在紀檢委都代表正義。那時候,全國大大小小的人民路上,工人同志騎個洋車子,穿件白的確良褂子,戴塊上海牌手表,武大郎一樣的爺們,想娶潘金蓮一樣的美女,也是分分秒的事。所以,當年那些躺進上海牌手表男懷中的大媽們,就不要一臉蔑視的去罵如今坐在豪車中跟款爺車震的女孩子了。只要逐利的本質沒變,就不要把作愛節目演得跟談戀愛一樣。逐利從來都是民眾所向,逐利也從來不是壞事。“利”的中心放對了地方,就會成為社會前進的巨大動力。就像新中國前三十年的制造業發展,確實令人驕傲。整個國家的工業體系從無到有,從有到多,這可都是工人階級優先思想帶來的成果。這一點不可否認。我雖不是信佛,但我相信因果。國家重視工人,國家的工業才會真正的發達。現如今,提倡“工匠精神”,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工人的薪水、待遇、福利、地位,“工匠精神”將無重談起。
在中國,工人地位低,是老黃歷了。上面說了,除了新中國那個特殊的時代,工人的地位從來都沒高過。一個不被社會追崇的群體,卻把制造興旺的擔子放到他們身上,各位企業家大爺們,各位執橡皮章的老爺們,你們說說,這現實嗎?你們要么生活有尊嚴,前呼后擁,要么身價不菲,收入是工人百倍,千倍。而工匠們卻只能收獲很少很小的蛋糕。這個基礎不改變,憑一句“工匠精神”是打造不出制造強國的。
在全國上下大談特談“工匠精神”的時候,我就有個小小的擔心,擔心這股“工匠熱風”能吹多久?上層關注能持續多久?“喉舌”們喊的嗓子都啞了,工匠們響應的有多少?
?
現在看來,這股“工匠精神”風吹過去了。風過去了,而中國制造仍然需要前進,中國仍然需要實實在在的高端工匠,需要能制造出精益求精的工匠師傅。如今怎么辦呢?我們應該向央視學習,身為制造行業的制造人,接過弘揚中國“工匠精神”的大棒,接著鼓與呼,不只是鼓與呼,還要聯合制造業有的識之士,我們來個民間“大國工匠”的續集,把制造界,鑄造界的工匠推到前臺,雖然,我們現在給不了他們金錢上的鼓勵,但是,我們竭盡全力為那些身懷絕技匠人保留下他們的光輝,保留下他們的影像,保留下他們的生命的輝煌。用文字、圖片、視頻把中國工匠最真實,最樸實,最亮麗生命光彩展給中國人,展現給全球人。
友情鏈接 友鏈交換添加QQ:2694467624 其他問題請咨詢網站客服